很多運營人可能都遇到過這種轉化問題:公司新品無論怎么推廣,就是沒有用戶買賬;或者是公司運營一個公眾號,天天發(fā)內(nèi)容,關鍵時刻一發(fā)自家產(chǎn)品廣告就被取關;定位好目標人群,找到了用戶痛點,設計了精美的H5,或者用心寫了篇軟文,結果最后轉化率1%;還有花大價錢買流量,提前事先了解了各個渠道優(yōu)勢,結果最后用戶還是沒把你安利的話聽進去。
這可能是現(xiàn)在運營人員最為頭疼的事情之一,到底為什么用戶的轉化率一直不高?
為什么我產(chǎn)品的轉化率不高?
針對這個問題,首先要先明確,達成轉化的路徑是什么,即我們經(jīng)常會說的轉化漏斗。
從我們投放渠道,到最后一步轉化,這中間每一層的轉化率都是層層遞減,并且每一層的轉化率都和上一層的轉化息息相關。當出現(xiàn)轉化率問題時,首先應該想到漏斗圖,到底自己那一方面的轉化出現(xiàn)了問題,導致漏斗出現(xiàn)了瓶頸。
首先我們先來說最簡單的一種,就是我們已經(jīng)確認,漏斗上的每一步,我們都已經(jīng)做到最好了,這種情況下,如果想要提升轉化,有2種方式:
1.簡化漏斗步驟。
用戶從閱讀到參與到轉化的鏈路越長,越會導致用戶流失,因為流量和轉化率都在層層遞減,盡可能簡化用戶的轉化鏈路,越能留住更多用戶。
拿我自身的經(jīng)歷過的案例加以說明:
公司做的公眾號目前主導了一次吸粉活動,關注公眾號并且參與活動,就有機會獲得獎勵(相信大家都有這種活動經(jīng)歷),公司關于產(chǎn)品在微信和QQ上分別維護了兩個用戶群(用戶有交叉,但比率非常低,可以忽略),我們將活動的公眾號內(nèi)容分別分享在微信群和QQ群中以吸引用戶參與。結果,微信群內(nèi)關注并參與活動的人數(shù)比例,遠遠大于QQ群。其原因就在于,從微信群中關注公眾號并參加活動只需要“打開連接—>點擊藍色公眾號名稱—>關注—>參與活動”而QQ群內(nèi),參與活動卻需要“打開連接—>保存公眾號二維碼—>打開微信—>掃描二維碼關注—>參加活動” 其中保存二維碼再通過微信掃描打開公眾號,已經(jīng)將不高的轉化率一降再降,最后導致QQ群內(nèi)轉化率非常低。
2.轉化方程式。
已經(jīng)確定了每一步都合理并且無法再做優(yōu)化(即轉化率已經(jīng)優(yōu)化),提升轉化率就要看轉化的具體意義是什么。如果是關注量,那么在投放外部渠道的情況下 關注=渠道流量*轉化率,那么想提升關注,提升轉化,最有效的做法,就是加大流量的投放。這是一個簡單例子,每一個轉化都可以用相關的方程式來表達,它能幫助運營人員更好的理清思路,即什么才是導致轉化的最關鍵因素,因此再此因素上再多加投入,即可提升轉化。
但更麻煩的情況是,很多時候,漏斗里的一步或者兩步,一直是轉化瓶頸區(qū),針對這種問題,如何解決?
投放渠道的選擇非常重要,這關乎到真正引起用戶轉化的轉化策略的制定。
不同的投放渠道,要根據(jù)渠道的優(yōu)勢和渠道內(nèi)用戶的屬性來進行區(qū)分。例如微博,公眾號,feeds流廣告,用戶的場景和需求都不一定相同,因此,要對轉化的策略進行區(qū)分制定。
首先要確定的就是,轉化的目的。難道不是轉化么?不是的(自問自答ing。。。)
轉化的達成有多重的目標:①拉新 ②促活 ③針對部分用戶進行活躍 等等
在每次推廣前,都需要確定好,本次轉化的具體目標是什么,只有確定了推廣的具體目標,才能夠非常清晰的了解到,這次活動或推廣的目標用戶到底是誰。一切都離不開“用戶,場景,場景下的需求”,因此,在確定目標和選擇渠道尤為重要。
大學附近地鐵站,廣告牌子上寫著兩種不同的廣告語
A:出門旅游再也不怕不怕啦,下載XX旅行APP
B:百萬驢友攻略,1800居然也能窮游了,下載XX旅行APP
在尋找用戶痛點寫文案的時候,很容易就陷入自嗨的區(qū)域了。很可能,讓用戶不明所云,不知道你在講什么。首先要確定的,就是你的產(chǎn)品是什么,在地鐵這個場景下針對的是什么人群。
確定了用戶,場景,在確定用戶的需求。在這個場景下,用戶會產(chǎn)品的需求有哪些?或者用戶的需求能如何被激發(fā)。在選擇一個點進行深入的描寫。例如B文案,就是選擇了愛旅游的學生作為受眾群體,學生黨相對可支配金錢較少,因此,更喜歡能夠省錢的旅游方式。以這一點為痛點,再帶入吸引用戶關注。
隨便舉個例子,如果某一天,你剛打開王者榮耀逛商城,突然彈出一條廣告:
A:銀行貸款難?現(xiàn)在下載,免息秒放30萬,1分鐘到賬
B:這個皮膚所有妹子都想要,1分鐘放30萬無息貸讓你隨便買
以上兩種廣告,那種你會更容易接受?相對來說B要比A更好一些。
原因在于,打開王者榮耀商城的用戶目的在于買皮膚或其他道具,因此他們的預想是能夠在這里看到各種道具和皮膚的信息,這時如果彈出廣告A,阻斷了用戶買皮膚的進程,打斷了用戶完成它的目的,因此用戶會對廣告產(chǎn)生抵觸和反感的心情,自然不能形成轉化。而B廣告經(jīng)過了場景化的優(yōu)化,符合用戶在這個場景下對應該看到的內(nèi)容的預期,并且在內(nèi)容上來說,沒有妨礙用戶完成獲取皮膚或道具信息的步驟,用戶的轉化相對提升。
轉化策略的制定,關系到用戶將以何種流程來完成轉化目標,達到轉化。轉化策略的制定,和轉化目標和渠道息息相關。
不同的場景下,接觸用戶的方式不同會出現(xiàn)不同的轉化策略
地鐵廣告:接觸用戶時間短,并且用戶關注時間少,因此流程一定要短,一般會放置二維碼掃碼轉化
微博廣告:用戶閱讀時間較長,點擊更方便,因此需要設置點擊鏈接來進行轉化
朋友圈廣告:以朋友圈作為流量入口(很多機構,特別是教育機構的首選就是朋友圈),這類產(chǎn)品的轉化流程往往就比較長,因為要與用戶產(chǎn)生強連接,用戶跳轉后還需要用戶留下個人信息方便回訪
以上就是不同的場景下不同的渠道的轉化策略的制定,當然我只列舉了幾個,但大多數(shù)思考的邏輯都是,確定用戶,確定用戶轉化的目標,再反推能夠讓自己達成目標的方式,然后設置不同的轉化機制來讓用戶轉化
最后一個要說的,就是轉化誘因。轉化誘因是誘導用戶轉化的關鍵。
試想,我一個人走在地鐵里,看到你的廣告,雖然你說的都對,但是掃碼好麻煩哦,不想掃碼。用戶對于獲得的感知并不是很明顯,但對于失去的感受卻更強烈。
因此我一般的做法是,通過一些轉化誘因,讓用戶產(chǎn)生“不掃碼就虧大了”的心理。
還拿地鐵廣告為例
A:24小時小龍蝦外送,30分鐘送達,超時免單! 趕緊掃碼,2000份世界杯龍蝦盤免費送(一個二維碼)
B:24小時小龍蝦外送,30分鐘送達,超時免單! 掃碼下單(一個二維碼)
可以很清晰的感覺到,同樣的文案,但因為又誘因的加入,能夠給用戶一個轉化的理由和動機,也可以說是整個轉化和推廣的關鍵。
以上就是我關于提升用戶轉化的流程的思考,歡迎交流
始發(fā)于簡書:LunaDeng